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2016-11-17 0:00:00  点击量:2000


摘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与关心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小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有恐惧感、认为数学难学、怕学,如何激发这些“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些数学思考方法,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非常现实与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表现,同时指出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从而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学困生往往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经常开小差,造成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定理一知半解,高兴听就听,不高兴就不听,对教师的提问漠不关心,叫到他便盲目回答,即使答对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这些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比较差,他们的记忆属于机械记忆,死记硬背,没有去理解,也不懂得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对称轴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数学知识的本身具有连贯性,他们未能理解,加上边学边忘,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知识间严重脱节,后面的学习就更困难,更无兴趣了。

(二)缺乏自信心

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自学能力差,记忆力差,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普通学生多2到3倍。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常常表现出自暴自弃,“我就是比别人笨,数学怎么也学不会”,话语中流露出自卑,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班集体中也低人一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愿接近老师,他们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对集体和他人的事也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往往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懒得动脑动手动口,课堂作业拖拉,书写马虎,家庭作业更是字迹潦草,题目少做漏做,有的抄袭了事,甚至不做。他们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答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者是死搬硬套根本不理解。习惯差态度也差,“我反正不会做”“反正我的成绩就那样”,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不认真复习,考场上“临时发挥”,课后则迷上看电视打电脑,玩心很重。

(四)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往往课前不懂得预习,课上抓不住重点,不懂得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不懂得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简单应付,被动完成,不了解作业的价值,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不重视口头作业与课外阅读,更谈不上通过作业与练习对所学知识的进行反馈与自检,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困生。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困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学困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学困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学困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学困生,更何况所谓“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学困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学困生自卑感。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4、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学困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学困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例如,我的一个教学班上约有好几个学困生,我从计算入手,应用题一两步教学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教学,使班上绝大部的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轨道。班级的学数学、用数学气氛浓,数学成绩理想,这对那8位学困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数学都能学得好,我为什么不能学好呢,进而努力地学习。

总之,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学困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