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乡第三高级中学

2015-12-16 0:00:00  点击量:5041


内乡县第三高中,地处偏僻乡村,交通不便,学校硬件设施差,在招生上也处于被动地位,内乡县每年毕业的初中生只有4000多人,一高和二高招去前2500多人,还有四高,职专,宛西中专再招去部分学生,我校能招到的学生,中招成绩基本在全县3500名左右,这些学生不仅基础知识薄弱,而且,部分学生还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苦苦寻找使这些学生成长进步的策略,新课改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使我们得到了启发,逐步探索出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尊
“爱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能使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和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都能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我们分析认为:应从关爱入手,让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为此,学校提倡教师要在师生平等基础上与学生做朋友,构建新型、和谐师生的关系。当学生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生病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陪伴学生去医院看病,帮助学生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当学生心理上困惑、郁闷的时候,教师应和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谈心,做学生心灵上的挚友;当学生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当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以支持和鼓励。真诚关爱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对老师更有礼貌了。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意,慢慢地,使学生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兴趣产生了,越来越感到自信了,学生开始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同学之间学会了合作,见解也越来越多,师生间、生生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学会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逐步竖立起成材的信念和勇气。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信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关键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而主阵地是课堂。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领悟知识的能力偏低,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差这些特点,我们把教学改革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适时提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五度教学”思想,即“占领课程高度,降低教学难度,增设问题梯度,拓宽知识广度,开启思维深度”。
1、所谓“占领课程高度”即教师要把握国家课程结构体系,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以教材为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2、所谓“降低教学难度”即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教师力求用最通俗简洁的语言,优化筛选最适宜的教学方法,达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目的。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在基本题和中档题上下功夫,敢于放弃和取舍。让学生在训练中有成功感,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走向更大的成功。
3、所谓“减缓学科坡度”即从教材的重难点中找准教学的分化点。在问题设计上,要围绕目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按照它的层次结构拆成几个小问题,分解设问,形成一种递进式的综合题,前面的问题解决了,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或者暗示了解题的方向和途径,使学生逐渐学会独立解决多层次的复杂问题。 利用诱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思其所思、错其所错、惑其所惑,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采用以旧引新、步步释疑、点拨诱导、类比启发等方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达到低进高出的教学目的。
4、所谓“拓宽知识广度”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起学生学科学习的爱好与兴趣,使得学生较全面地理解知识、总结把握规律。
5、所谓 “开启思维深度”即在学生具备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升华。
为了更好的落实“五度教学”思想,我们构建了“五度导思学案”。“学案”的基本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
1、过渡衔接。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新知识的发生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旧知识的引领作用。
2、自学感知。教师将课本基础知识设计成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找答案,养练自主感知、探究的习惯,初步构建起主干知识框架。
3、问题探究。对于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教师要善于铺路搭桥,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诱导、诱思的过程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思维拓展。适当延伸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迁移梳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反思,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建立清晰完备的立体化知识结构。
以落实“五度教学”思想和实施“五度导思学案”为主要内容的新课改,优化了课堂结构,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沉闷的课堂充满激情,使昔日自卑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课堂上充满快乐与自信。
三、让教师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至少拥有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八种智能。“多元智能”强调正视差异,发展个性,这与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树立了一种新的“人才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那么,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把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出来,造就大批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为此,学校领导班子敢开先河,请兄弟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进校传经,还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湖北荆州西门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和山东安丘四高等地调研探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县教体局“自主发展”的思想,我们围绕“特色”做文章。具体做法是:
高一新生后入校后,学校就据学生实际,有导向性的让学生选择特长教育。先后成立了美术、音乐、体育、播音与主持、计算机网络、文学等6个课外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关学科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定时在小组活动日给以具体的交流、指导,并帮助他们科学规划,以实现“特长”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进入高二后,我们根据学生特长、爱好的发展情况,于2009年秋期开学,开设了2个艺术班(音乐、美术),一个编导制作班和一个体育班。对于这些特长班,既开设文化课又开设专业课,力求实现文化课与专业课“双向发展”。为了使学生特长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走“高中+高校,专家引领”的路子,与南阳师院联合办校,聘请了南阳师院美术、音乐及传媒学院的教授定期到我校讲课,探索出了高中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专家引领的新型培养模式。这些努力,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找到了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成为这些领域的佼佼者。
四、让“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定”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抓手
新课改为学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定”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新体系。我们先后制定了《内乡三高学生学分认定方案》和《内乡三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确立了完善的实施程序:
1、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核后方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
2、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申请,教学班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出勤情况,考试、考核情况等进行审核,并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须由实践场所、服务对象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详实记录,经班主任认定报学分认定小组。
4、学分认定委员会下设的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是否认定学分的意见。
5、学分认定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6、每学期公告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学分认定委员会要通知学生。


对“综合素质评定”的过程以诚信为前提,严格执行自我展示、互评、教师评三个环节。自我展示,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发展目标评分标准自我评价;互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定;教师评定过程中,学生须向老师展示其在校内外的全面的学习活动资料,要关注细节,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发展过程。
上一篇: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下一篇:泰兴市洋思中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