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

2015-12-16 0:00:00  点击量:2793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中一种策略,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和组织适当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设置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创设与学生原有认知矛盾的问题情境,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应用中易产生的疑惑和错误,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生思维的良好情境,更多来源于激起思维的问题本身。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实际上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要解决问题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学生在学物理时不注意也不会有意识的分析物理情境,所以常受直觉经验和生活常识的思维定势干扰,得出错误结论。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站在体重计上的人在下蹲过程中,体重计的读数如何变化?许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读数先减小然后恢复原值,这是因为学生只注意到下蹲的加速过程,而没有注意到下蹲的减速过程。事实上,学生在此类题目中如果能对整个物理情境进行认真分析,就不难得读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再减小至恢复原值的结论。这就是受直觉经验干扰的典型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相矛盾的问题情境,对于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十分有效。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1、创设问题情境,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能解决教学问题

成功的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和反馈机会,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展思维;同样,有时教师也在课堂上有很多的问题问学生,但却起不到相应的效果。这就说明课堂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能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能使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之间做出联想,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结构。要利用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就要求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必须注意学生的实际,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费思量就能答对,则无法令学生回味、联想、思考,缺少刺激,学生不感兴趣。倘若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深过难,玄奥诡秘,则会使学生莫名其秒,望而生畏,出现“冷场”的局面。

通过有序的问题深入,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可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又能启发学生不断的从自己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要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生活

真实、自然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本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更有利于学生愉快而有效的学习。但虚假的、牵强的情境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怀疑、反感,效果适得其反。

4、创设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比较良好的情感体验,因而这样的背景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的最大动力莫过于兴趣,因而,情境的趣味性也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物理知识的应用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许多内容和客观实际与物理知识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把枯燥的物理符号和公式堆积变成丰富多彩的“物理大餐”,就要求把物理问题与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弥补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足,使物理教学充满情趣。

5.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有层次感,应逐层深入的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情境创设要层次性,情境创设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情境、小问题。这样就能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序的问题深入,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可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又能启发学生不断的从自己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方法有:

1、利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现象创设问题:

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用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比如《光的色散》,我先提问:“从天空照下来太阳光是白光,我们看到的天空应该是白色的,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类现象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其原因怎么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其真正的原因,教师此时再讲原理,学生们注意力都相当集中,想听出个所以然来,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由演示实验创设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和学生对实验非常有兴趣的心理,精心筛选和设计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创设问题。例如《平抛运动规律》教学中,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把两个小球同时从两个圆弧槽上相同高度滚下,同时从圆弧下端水平离开圆弧,一个作平抛运动,另一个在它的正下方水平轨道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两球恰好在水平轨道上相碰。教师就提问:“它们为什么会在水平轨道上相碰?”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等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再讲授内容,教学效果必会大大提高。

3.在讲物理学史的过程中,设置问题情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学功能, 以物理史实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历史,进入历史,创设适当问题情境,这样既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富有感染力, 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时,很多学生并不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不能理解交流电源的频率50赫兹与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间的联系,教师如果能结合人类计时技术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实验的原理及其意义。

4.抓住学生的错误,设置问题情景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碰到一些“生活中错觉”的影响,如: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这些假象,通过讨论引起学生争论,设置问题情景。

例如一木块轻轻地放在匀速运动的皮带轮上,问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由于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许多学生就认为摩擦力向后,我就设问:“木块放上后为什么会动?做什么运动? 这与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矛盾吗?”通过这一问题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彻底搞清了摩擦力的方向。


总之,教学中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要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是教学中必须采用的教学策略,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性、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无论采用哪一种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方法,所提问题一定要紧扣教材,围绕教学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极大的热情和长期的努力,认真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