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校合作 优化班级管理

2015-12-16 0:00:00  点击量:3388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班级管理不但要面对学生,而且要面对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因此,家校联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与交流,使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就必须发挥家校合作的最大合力与效力。而这样的目标实现唯一的途径就是将家校合作落到实处,并且恰到好处地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去。

一、改变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从属地位。

家校合作应该是以学校与家庭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为基础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家长往往缺少发言权,也很少主动争取这样的权利。我们的社会、家长甚至形成了一种定势:教育学生,学校最有权威,教师最有威信。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教师的任务。

而教师对家长也同样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指挥。教师要求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就应怎么做。比如说家校间最基本的合作---家长会,常常是校长讲了,年级组长讲;年级组长讲了班主任讲;班主任讲了老师再讲。家长往往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稍有创意的一些学校或请来专家为家长做一个相关的报告,就算完事。这样的家长会根本没有发挥家长会在学校与家庭间双向沟通的桥梁作用,也完全收不到家校携手的实效。久而久之,家长也会对这样所谓的“家校合作”失去了兴趣。结果是,教师依然独自高唱学校教育的凯歌,家长照旧我故我行。家校合作始终无法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无法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

我们是否可以从班级管理入手,打破这种非平等的现状?创造更多的家校互动的机会,让家长走进校园,让教师融进家庭。班级管理不必处处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我们完全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学生所处班级的管理工作。比如说开学的班级计划的制定,教师就可以请家长用书信的形式畅谈班级管理计划、建议,针对孩子的情况恳谈自己的教育期待,为新学期的班级管理确立更为合理的目标;比如说筹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后援团、家长智囊团等小型社团,定期举办活动,尽量让每一位家长有机会参与体验班级管理,为班级的管理工作群策群力;比如说共出家校合作小报,分享彼此的教育心得。家长会也完全不需要办成教师的一言堂,可以是生动活泼的茶话会,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自然亲切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或者利用家长会开展形式丰富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教师、学生共同体验学校的生活,渗透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这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家长就可以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家长的教育力量就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班级管理的这个点上。

二、把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家校合作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可是仍然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家长会一学期难得一次,教师的电话沟通或者家访也常常以“告状”为家常便饭,家长少有机会能够与教师坐下来进行平等的沟通、对话。如何使家校合作能够落到实处就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话题。我想要想将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就应该先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加以落实,就应该细化到各班级的大小活动。

1、制定完善的家校活动计划,保障家校合作渠道的畅通。

过去,我们由于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够,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往往随意性大,开展力度不够。一些家校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却由于组织不够到位而收效甚微。家校合作活动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基本保证。系统、周密、科学和具体的活动计划不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而且能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效力,就应该有完善的家校活动计划,以确保家校合作渠道的畅通。我们完全可以像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一样,于学期伊始全面地思考家校活动的安排,并首先形成书面性的材料,以便在推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结合学校学期活动安排,为家长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平台。

每一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班主任以任课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家长融入到活动中来。我们可以以阅读节为例。学校或班级在大力开展亲子共创学习型家庭的活动的同时,向全校家长发出“创建书香家庭、引领一方文明”的倡议。要求达标家庭必须做到“五个一”:即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书房、书架、书画作品);购买一定数量的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每年至少新购10本优秀书籍);每周累计至少有一小时的家庭读书交流时间,每月至少有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家庭成员(包括家长、孩子)每年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家庭在家庭读书环境、书籍的质量与数量、亲子共读氛围的形成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也激发了这些家庭的参与热情。 除此之外,体育课我们可以让家长组成协管小分队、比赛啦啦队,协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好运动比赛,为学生的比赛呐喊助威。我们更可以发挥家长的余力,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生活、农村生活体验等等,把我们的课堂搬到学校之外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去,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

3、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家校合作的互动。

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往往重在单向灌输,过于片面化、固定化。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改变打破这样的观念。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成长是在每一天中进行的,因此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了解就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可以在学期初制定“亲子活动方案”,签订“亲子承诺书”,将家校合作的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应该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而家长则应该主动跟踪了解孩子方方面面的情况。因此,家长与教师之间定期进行家校互动式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教师可以借助“家校路路通”,借助“亲子簿”将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告知给家长,而家长也同样可以通过之类的形式将孩子的家庭表现进行反馈。这样的家校互动就像潺潺的流水,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

4、针对家长教育水平的现存差异,组织开展“一帮一”互助行动。

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的教育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些家长个人素养较高,教育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绝活,而有些家长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束手无策。毕竟教师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完全地指导到每一位家长的教育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挥一些家长的优势,以教师为纽带,在家长之间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相关的困惑,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拨打这些“帮教中心”家长的电话加以咨询,而这些家长之间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这样的结对形式的家校互助活动就会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互动,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活动更大程度的分享。

三、注重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教育人人都可以说上一二,但是真正富有意义的家校合作需要的是热心教育工作,懂得教育规律的家长。家长素质的高低,对教育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家校合作的成效。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主动地担负起家长教育水平提升的责任,帮助家长成长为教育的内行。

多年来,一些家长一直徘徊于学校教育的心门之外,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家校合作这一崭新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由于他们认知上的差异,对教育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有些家长只在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一概不知,一概不管,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式的,他们通常对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有些家长自恃自己“才高八斗”,就以为自己也是教育面前的行家里手,他们常常据此对学校教育无端指责,妄加判断。在这样的局面下,教师与家长就很难做到和谐共进,家长与教师情不自禁间就走到了彼此的对立面。要让家长能够主动地、科学地参与班级管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学校应主动去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宣传和咨询手段,宣传家校合作的意义,激发家长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

(2)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系列讲座的形式,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讲座可以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开展,也可结合家长的实际需要,同时可召开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3)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各种科学学习方法及要求,以及家长互相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对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等,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总之,实现家校合作是当前农村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只有学校与家庭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共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农村孩子才会得到全面发展,才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学校和家庭才会在农村教育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