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责任心应从家校合作开始培养
2015-12-16 0:00:00 点击量:1632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 这些说的是家庭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家庭教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著名俄国作家高尔基也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的事,但教育孩子则是一门艺术。”
今天的中国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已步入正轨,要想当教师,必须先获得“教师资格证”,或是受过师范教育。但是,中国的家庭教育仍处于最原始的自由化教育时代。一些父母教育孩子一切全凭经验,认为是无师自通;或是用老一代人遗传下来的观念教育孩子。现在因为家庭教育的不科学、不正确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显得非常重要。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否正确、科学,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而现在一讲到家庭教育,许多人都会盯住孩子的学习不放,并自然而然联想到智力开发。家长在智力上投资很大,但却收效甚微,甚至有时事与愿违,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结果孩子却变得自私、任性、撒谎、不孝、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这主要是家长对智力投资过于倾斜,而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孩子的智力开发应以德为先。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无任何责任感、意志薄弱、不愿劳动、只愿贪图享受的人,即使他在学习上造诣很深,很难讲他对社会有什么用处。
请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当时这笔钱可以购买大约125只生蛋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为美国男孩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的艰苦生活,终于在一年里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再看《家庭》杂志上一篇文章这样写到:……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这就是所谓的“啃老族”。……“啃老”现象并非我国独有,但在我国尤为突出。之所以这样,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教育的作用,而 最关键的是源于我国特有的家庭亲子观。……一方面,父母认为穷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子女,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啃”,另一方面,子女认为接受父母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心安理得地“啃老”。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此下去,不仅是可怕的家庭问题,而且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两个案例中人物对比鲜明,一个勇敢承担责任,认为责无旁贷;另一个无故逃避责任,认为理所当然。两种观念的形成,我认为跟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生。这几年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与科任老师相比,我与学生、家长接触多,对学生、家长了解更深。在教过的学生中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责任意识强,自控力强,对集体、对他人很负责任;而有的学生,尽管老师在班里三令五申,但总有人会去故意违反纪律,逃避值日生职责,或是故意破坏公物。
责任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从天而降,责任心需要家长的培养。家长们应该格外关心孩子的责任心的及早逐步培养,绝不要掉以轻心,更不应该不这一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来完成。在我接触的家长中,有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是老师的事,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负全部责任。 在我将一些信息反馈给家长时,大多数家长很支持学校及班主任工作,但有一些家长对此却是置若罔闻,甚至会当面反驳。有一次因为一个学生违反了纪律,需要家长来学校了解情况时,那位家长却满不在乎的说:孩子我交给了学校,还让我去干什么?是的,孩子送到学校来,学校和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任,但培养孩子成长的事,家长就一点责任也不负了吗?
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培养,孩子上学了,就该使她明白:上学读书绝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爸爸妈妈、对国家都有责任的公事。这是因为你上学的学杂费、书本文具和吃穿等费用,当父母的有责任供给,国家也有责任办好教育。所以,每个学生对父母、对国家都有责任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将来才会感恩父母,报效祖国。孩子来到学校,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如干好值日生,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如能如此,同学们就尊敬他,老师也会喜欢他,这可能促使他的责任心更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然而在中国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公园里,一位母亲扶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学走路,一不小心孩子摔了一跤,只见母亲大惊小怪地扶起孩子,一面拍打着草地一面哄孩子:“打!打!都是草地坏,把宝宝绊了一跤……”这种方法能一时止住孩子的哭闹,殊不知却养成了孩子推卸责任的不良习惯。西方有位儿童心理学家在看到中国的此类现象曾说:我不理解中国父母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因为推卸责任不仅对自己不负责,对别人也不负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嫁祸与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要从小严格要求孩子不能依赖父母,凡事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要教孩子从小事做起,孩子只有从小养成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逐步学会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负责。试想一个对自己的事情都不负责任的孩子,怎能希望他对社会和他人负有关的责任呢?培养孩子责任心,要本着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的循序渐进原则去做。
在一篇教育杂志上读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带者六岁的孩子去游乐场,一下子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票,交给孩子自己保管,而母亲只带孩子到入口处。结果,孩子坐完转椅后找不到其余的票了。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母亲多想重新买一张仅几元的票呀,但这位聪明的母亲没有这么做。她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带的钱只够买今天的票,找不到就只能不坐了,下次注意吧。”母亲没有责怪第一次保管物品的孩子。因为她知道。一味的委屈孩子会让他推卸责任,那将是一次失败的教育。在母亲进一步调教下,无论再交给这孩子什么东西保管,他都没有遗失。这位母亲从培养孩子的 责任心入手,还培养了他关于总结经验的好习惯。
总之,责任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精神完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材和才智的充分发挥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