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

2015-12-16 0:00:00  点击量:2075


摘要: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  小学   家校合作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农村教育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

为深入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实状态,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建立有效家校合作的机制,课题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制定了针对学生、教师(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和家长的三套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三套,在我校范围内发放,具体情况如下:

学生问卷发出201份,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88份;

教师问卷(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发出23份,回收23份,有效问卷23份;

家长问卷发出150份,回收145份,有效问卷145份。

以上调查问卷的回收,达到有效样本基数。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很多,有来自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不同人群的;也有产生于教育观念、传统习惯和客观条件的。总体看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自行其事,相互脱节,有限的联系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作用。问题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注什么?

调查问卷反映出:家长比较多地关注的学校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占71%),其次是学生的学习品质,如刻苦程度等方面。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很少。

而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关注最多的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占近50%)。“问题学生”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基本上体现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有问题。可见老师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更多的是注重这些学生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负面影响。

二、教育面临共同的困惑:

家庭教育中,36%家长认为是理解孩子是最大的困惑,在学校教育中,53.8%的教师认为了解学生的成长很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都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心理状态,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与学生的沟通”,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占40%),与家长、老师难以沟通,或者沟通也没有效果。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待进一步了解。

三、对家校合作的看法:

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家校合作非常有必要(占88%),认为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教师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家长的教育配合关系很大。

学生对于家校合作的态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50%的学生赞同,50%的同学不赞同。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底调查和讨论。

四、家校合作的现状:

虽然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家校合作很重要,但是目前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家校合作的基本形式是家长偶尔与老师进行电话联系。电话联系便捷灵活,节约时间,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其他有效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大多数教师(近50%)认为有必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而且79%的老师希望家长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问题,经常主动联系家长的不是很多,往往是在“问题发生”时,与家长采用电话联系。

另一方面,90%的学生不喜欢家长经常来学校了解自己的情况。预计可能的原因: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存在误区;对教师反映情况后果的担心;现行的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影响等等。其真正的原因有待进一步了解。可见这是家校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家长、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现状:

家长和老师普遍认为很有必要与学生交流,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也经常与学生开展交流。而学生对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表现比较被动。大多数是家长和老师找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沟通效果不佳。

怎样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寻找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有效途径,是家校合作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

家长由过去的单纯重学生成绩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孩子的心理,可见他们已开始关注学生的长远素质教育目的。但是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得很不到位。

老师们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正像有的学者所说:学生在校受教育5天,可能不及在社会2天 。

学生希望在学校愉快地成长,学到该学到的东西,所以学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仅要有严格的纪律制度约束,更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另外学校与老师不要把家长会当成向学生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有益的方式方法,把家长会与家校联系的各种方式方法当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阵地,从而为学生解除家校联系的恐惧症,以便更好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效。那么如何来界定家校有效合作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家校合作概念界定

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是该活动围绕的中心。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校交流、家长教育、家长参与。 

二、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主要有如下四个作用:

1、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达成一致。通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最大限度地协调与统一。

2、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教育内容的互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保证青少年儿童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3、家校合作有利于保证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家校之间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学习,能保证教育方法、教育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教育效率,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4、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紧密合作,互相配合,避免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东西乘虚而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三、 家校合作的形式

目前,家校合作的形式较之以前,多了不少,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家校联系手册

2、 电子通讯,包含网络通讯和电话联系。

3、 家访

4、 学校活动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如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学校等等。

四、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渠道单一,频率不高  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应当是多渠道、全方位的。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校讯通、书面通知、电话联系、家长会、家访这五种,而且使用频率都不高。

2、内容狭窄,深度欠缺  家校合作所涉及的内容应是相当广泛的,所有与学生成长、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应包含其中。但在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基本只局限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心理层面考虑甚少。

3、单向为主,互动缺乏 家校合作的过程应是家长与教师相互交流、配合支持、平等协作的过程。然而在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单向的,主动权常常掌握在教师手中,家长极少有机会向学校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双方互动较少,从而降低了家校合作应有的功效。

五、 影响农村地区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

(一)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

1、农村经济水平的制约

落后的农村生产力和较低的发展水平抑制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绝大部分农村人民把主要精力用在改善生活条件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也无法与教师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历代考试制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业,忽略了子女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教师的交流也仅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和教师建立起一种长期的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领导者的因素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然而现行的评价体系,决定了许多校长把眼光紧紧盯在学业成绩上,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忽视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重要作用。

2、普通任课教师不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在农村,普通任课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明显低于班主任老师。这些教师不愿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时间与精力不允许,而且他们认为与家长联系是班主任的工作。

3、教育经费的短缺,也是制约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

家校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而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许多农村学校都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没有多余的资金作为家校合作的使用经费。

(三)、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快乐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

1、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

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家庭教育的把握越好。在农村,由于长期受落后的教育状况的影响,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对家校合作的意义、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给家校合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家长思想意识上的错误,阻碍家校合作

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抛给了学校,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却置若阁闻,最终间接阻碍家校合作的正常进行。

3、家庭的经济状况,影响家校合作

农村落后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人,为了挣得更多的钱,许多家长都投身于工作,无法细心照料子女,更无法与教师及时或经常进行沟通,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    

4、破损型家庭,有碍家校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思想在不断开放,农村的单亲家庭也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使这些家庭孩子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影响。这给农村地区的家校合作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六、 提高农村地区家校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

针对家校合作方式单一的问题,部分学校尝试使用主题讲座、家长学校、亲子互动、建设网站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善,但因经费、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方式很难得到普及。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那些困难学校资金、人力、经验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理念理解得还不透彻,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家校合作的理念,促使家长和学校的教育目的的统一。

(二)学校方面

笔者针对大赵峪中心小学的现状,对校方提出两个建议:

1、 完善“校讯通”网站,构建互动平台

主要就是通过网络向家长发短信通知,而且该网站不仅教师进入,而且家长也能进入的。可以在“校讯通”上构建了家校信息互动平台,为家长提供一个与教师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以及为家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网络环境,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的学习共同体。在网站上,学校可以发布学科资料、家庭教育指南、信息公告等,让家长对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家长也可以参与到网络互动中,发布自己的教育经验、感想,与教师和其他的家长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就能将家庭与学校联系起来,使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实现学校和家庭两种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促进“教育社会”的形成。

2、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各色活动

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学校应努力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定期进行家访、建立家长学校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让所有的家长都参与其中,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同时可以评选出好家长,为其他家长做模范,带动其他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三)教师和家长方面

1、互相沟通,互相理解

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理解不全面,对家校合作活动中各自的职责不明确,致使家长和教师合作的态度不积极。因此,首先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学校应提高管理透明度,家长应打破传统的重视智育和推诱责任的观念,积极主动多层次的参与家校合作。其次要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学校应给予家长配合、参与和监督学校教育管理的权利,家长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尽可能的履行义务,支持、配合家校合作。

2、 共同提升自我,互相支持信任

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品德修养,教师与家长都应不断提升自我,只有提升了自己,才能更好地配合对方,支持和信任对方。同时,教师应注重情感投入,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注重交流方法,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拓宽交流渠道,密切家庭学校的联系。而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及时发现并指出教师的错误。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三方面的支持,政府资助学校,指导家长,学校与家长统一教育目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三者缺一不可。一旦提高了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也将大大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